

11月23日,苏州河普陀段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“红领巾”。在普陀区委宣传部(区文明办)、团区委的组织下,30名青少年参加了“半马苏河解锁环保+法治”主题沉浸式研学活动,通过实地探访、水上课堂与动手实践,为“半马苏河”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力量。
水上课堂:流动的生态长廊
游船缓缓驶过苏州河,两岸的城市风光与生态美景尽收眼底。青少年们透过舷窗观察两岸风光,在讲解员的讲述中系统了解苏河治理历程。趣味十足的“击鼓传花”互动环节将研学氛围推向高潮,接到花的青少年需回答生态保护小问题,在欢声笑语中,水资源保护、生物多样性等知识深深扎根心底。这场流动的课堂,让广大未成年人以独特视角观察城市生态治理的丰硕成果。
法治驿站:读懂滨水空间的法治密码

结束水上航程后,大家走进半马苏河法治驿站。驿站工作人员系统讲解了“半马苏河法治路线”的规划理念与实践成果,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,孩子们深入了解法治在滨水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。
从河道保护法规到公共空间管理,从法治文化传播到市民行为规范,讲解内容环环相扣,使抽象的法治概念变得具体可感。在此过程中大家切身感受到,法治不仅为城市水岸注入文明活力,更为“半马苏河”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实践体验:科学探秘水生态
在法治驿站开展的“水质检测实验”环节更是备受期待。30名青少年化身“环保小科学家”,亲手操作专业检测设备,对采集的苏河水样进行科学分析。大家认真记录各项指标数据,在实践操作中深入了解水质监测的原理和方法。通过亲身体验,抽象的环保知识变得直观可感,青少年们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科学探究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。
普陀少年们通过实地探访、水上课堂和动手实验,切身感受到“半马苏河”建设中法治与环保的深度融合;在法治驿站聆听专业讲解,在水质检测中践行环保理念,不仅增长了知识,更增强了守护母亲河、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意识。
今年,普陀区推出了“普陀少年行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,围绕“美好社区”“红色文化”“苏河新貌”“科创印象”等四大主题,规划9条特色研学路线,创新构建“行走的大思政课”实践育人体系,将课堂搬到社区街巷、红色场馆、滨水岸边、科创园区,让未成年人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、感受城市发展、激发创新活力。
截至目前,“普陀少年行”已累计开展七场活动,不仅丰富了未成年人的课外生活,更以实践育人的方式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。
联丰优配-线上配资公司-2024年配资网最新消息公布-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